首页

丝袜 吐奶

时间:2025-05-29 15:16:59 作者:香港青年孔府杏坛读《论语》 领悟儒家思想精髓 浏览量:70430

  中新网曲阜5月28日电 (记者 韩星童)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28日早晨,听着清脆鸟鸣,闻着淡淡杏香,30位香港青年坐在孔庙杏坛的树荫下朗诵《论语》经典名篇。

  这是“I SEE·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活动-山东线”活动的第二站山东济宁曲阜。30位香港青年参观孔府和孔庙,在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中身临其境地学习儒家经典,感悟儒家修齐治平的智慧。

5月28日,“I SEE·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活动-山东线”活动走进山东济宁曲阜。图为参访团在孔庙杏坛朗诵《论语》经典名篇。 (主办方供图)

  “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。”参访团队员之一的中国建设银行(亚洲)总裁办公室助理经理薛琬荷从小就喜欢读《论语》,她告诉记者,此情此景让她仿佛看到孔子与弟子们围绕大学之道展开交谈,用道德教化把大家凝聚在身边。

  薛琬荷向记者提到,她留意到孔庙中矗立着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等各朝代的石碑,“有种民族大融合的感觉。”这也给了薛琬荷启发,“香港青年也要不断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。”

  “孔子倡导‘有教无类’,他的学生上到贵族,下到贩夫走卒,大家一起学习、讨论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同时,孔子还会因材施教,非常了不起。”参访团队员、中国人民保险(香港)有限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陈德洋表示。

  在观看开城仪式、游览孔庙和孔府后,华润(集团)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综合管理高级经理陈莎莎坦言,她深切感受到了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的气势,也由此加深了对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认知。走在孔庙里,每一处石碑、建筑、牌匾,甚至是树木,都刻有历史印记,“在这里可以直接用手触摸到历史的沧桑。”陈莎莎印象最深的是一棵已有逾2000年树龄圆柏,“它像是守护孔子家园的卫士,见证时代变迁,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。”

图为参访团参观孔府。 (主办方供图)

  参访团团长、香港中国企业协会(简称“中企协”)山东企业分会执行会长、华鲁集团副总经理程学展表示,此次“I SEE·I KNOW”系列活动走进山东,让香港青年对山东建立了初步的认知。后续中企协还会组织更多在港青年来山东,创造机会让大家回来走一走、看一看。

  “I SEE·I KNOW香港青年认知祖国活动”是中企协自2017年发起的青年交流活动品牌。本次“山东线”活动由中企协主办、中企协山东企业分会承办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

周妍提到,语言是文化的载体,习得语言的顺序影响个体对文化的理解。一些黑话烂梗基于对经典文本和历史的片面解构得出,未成年人先入为主地接触到这些语言,很有可能对历史、名著及其背后蕴含的内核产生曲解。她举了一个例子:“一些小孩还没有看过《西游记》的书和电视剧,就已经接触到了关于唐僧的恶搞段子,认为他神神道道、不明是非,而忽视了他的隐忍、善良。”

广交会上 老面孔智取新生意

据介绍,王华(化名)出生时身体上就布满了咖啡色斑块和大小不一的突起包块。随着年龄增长,包块逐渐增多增大,尤其是腹部和背部的包块,近年来快速膨胀,把王华的脊柱压弯,严重影响正常生活。

启程 大熊猫“宝力”“青宝”将开启10年旅居生活

福建漳浦4月20日电 (林惠卿 王大鹏)“我已经98岁了,这是我最后一次回来看看亲人,以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。”近日,98岁高龄、旅居印尼雅加达的爱国华侨陈壬水带着祖孙四代30余人,跨越千里重洋,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马坪镇寻根恳亲。

纪念“两航起义”75周年活动在香港举办

据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,截至3月3日,阿拉山口口岸今年累计查验出入境车辆1.3万辆次,同比增长38%。查验出入境列车3290列次,同比增长6.5%,其中中欧班列1150列次,同比增长6.1%。

台湾各地迎七夕 台北霞海城隍庙香火旺

杭州4月24日电(记者 严格)朝天门是杭州南宋御街中山路上唯一座城门,也是历史上古都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。朝天门在南宋杭州的地位,类似今天北京的天安门。今天记者和研究学者一起探访朝天门,尝试破译这一古都千年地标的奥秘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